文化生活

落子过半,乾坤未定——浅析建筑业“十四五”中期变化
发布日期:2023-09-25

跨过2022年,企业逐步进入“十四五”战略周期的下半场。工程行业的寒冬似乎陡然而至,土木工程高考分数线滑坡似乎预见了行业的现在和未来,市场中的悲观情绪几乎到了顶点。但随着2022年底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工程行业也有望迎来一个“触底”反转的下半场。考虑到上下半场可能存在的巨大变化,每个企业都需要重新思考“十四五”乃至未来长期生存发展的方向与目标。

“十三五”到“十四五”中期,虽然行业整体规模仍在增长,但行业发展趋势和竞争环境已经发生巨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指出建筑业仍然大而不强,行业存在“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工程建设组织方式落后、建筑设计水平有待提高、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市场违法违规行为较多、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工人技能素质偏低”等突出问题。从企业端来看,存在着头部企业的市场集中度逐步提升、不规范的低价竞争、工程总承包能力不足、产业工人的结构性短缺以及双碳和数字化的新要求等发展的问题。

总体来看,建筑业和工程企业面临的战略需求是如何提升发展质量,在行业平稳发展的大格局下做大规模、提升盈利能力。但2022年,在后城镇化时代、宏观经济发展、疫情防控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工程企业面临市场没项目、在建项目难回款等史无前例的困境,大量企业的战略需求转向企业的生存问题,即如何在市场下行和行业巨头集中度大幅提升的夹击下活下来。

虽然工程企业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外部环境的依赖不多,更多的是从招标信息中,或者资源积累中,被动的选择市场,但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工程企业需要改变固有思路,从以我为主转向以市场需求为主,高度关注市场环境变化,并以外部环境需求指导业务发展。

政策方面。如国家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信贷政策等政策直接影响房地产行业发展,进而对以房建为主的工程企业快速产生影响,而“两新一重”政策直接给水利、交通、新基建等领域的工程企业带来了重大的市场机遇。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同时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难题,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必须结合短期内对市场有明显影响的政策来分析和选择短期的战略行为,避免错失风口。

社会需求方面。工程企业的本质是满足人们各类社会化场景需求的服务型企业。因此,工程企业需要重点分析社会对于各类工程的需求的变化,如随着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增长,水利行业从传统水利工程建设向水生态、水环境转变;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来临,房建企业从传统的地产项目向老龄养生项目拓展;随着低碳社会建设的需求增加,能源工程企业向新能源方向大力拓展。社会需求的转变是渐进式的,不会像政策转变那么突然,这一长期的过程正是工程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期,把握社会需求变化是长期的生存机遇。

核心竞争力方面。一是以“产品卓越”为根本提升企业价值创造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从传统的施工专业转变成为“投资、建造、运营”一体化全产业链,持续强化精益建造能力,不断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质建筑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二是以“品牌卓著”为支撑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国资委提出,中央企业要打造品牌提升,建业企业适时且有必要的、有步骤地推动品牌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不断关注桥梁、轨道、水利水电等基础设施投融资,加大企业国际品牌传播力度,助力打造中国建造新名片。三是以“创新领先”为动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科技创新引领商业模式、经营管理的全面创新,建立健全创新体制机制,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培养;超前布局“第二增长曲线”,坚持创新的产品化产业化方向,聚焦绿色低碳发展和数字化转型两大业务,不断向价值链高端和业态优化转型升级,推动企业迈上更高水平的内涵式增长。

工程行业与人类历史共同成长,存在和发展是社会需求使然,但随着后城镇化时代的来临,市场的变化更快也更剧烈,工程企业的发展思路也需要随之及时转变,敢于并善于拥抱变化,才有机会在市场变幻中胜出。乾坤未定,皆是黑马。